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73章 应黑咒嬴驷暴崩灭中山赵雍发力 (第8/11页)
惠王被雷电击中,倒在地上。 惠王面前的龙案连同周边物体全都起火,站在惠王旁侧的内臣也被震倒,昏迷不醒。 惠王动也不动,任由烈火焚烧。 “父王——”太子荡最先回过神来,大叫一声,扑向惠王。 众臣也都爬起,纷纷解衣脱帽,扑打火苗。 “快,水,水!”司马错大叫。 为防火灾,大殿门口各摆一只巨大的水缸,缸中盛满清水,缸后摆着一摞子铜盆。随着司马错的叫声,军尉命令甲士排作两队,将一盆盆的清水飞速传进。 嬴荡与司马错分别接过,先浇灭惠王身上的火苗,再浇向其他火头。 火熄了。 再看惠王,早已驾崩,全身遭雷击火焚,已经不成人形。 “王上——”朝臣们跪在地上,大放悲声。 公子疾朝公子华嘀咕几句,公子华起身,急步走到放声悲哭的太子荡跟前,急急耳语。 太子荡打个惊战,忽地起身,声如洪钟:“诸卿,诸大夫,听旨!” 听到是太子嬴荡的凶狠声音,朝臣们无不止哭,齐刷刷地看过来。 “此时此地所发生之事,你们谁也没有看见,必须让它烂在心里!”嬴荡几乎是厉声,神色威严,“先王是为秦民,是为秦国,是为天下,操劳过度,于今日早朝意外驾崩。自今日起,举国大丧,致哀七日!” 众臣面面相觑,继而跪叩于地,异口同声:“臣领旨!” “诸卿,诸大夫,”嬴荡接道,“眼下未到致哀辰光,谁也不许哭,全部到偏殿去,为先王默哀!”转对公子华,“华叔,封闭宫门,旨令所有宫人、卫士、繁杂人众,不可喧哗,不可交头接耳。凡妖言惑众者,诛杀九族!” “臣领旨!”公子华朗声应道。 “召御医、殓人入殿,为先君定妆!”嬴荡转对御史车卫君,压低声音。 “臣领旨!” 一日之内,赵武灵王接到两个特大喜信儿,一个来自秦国,秦惠王驾崩了;另一个来自中山,江姬及公子元楞被处死之后,中山新王在阴公协助下,进一步迫逼江氏一族,江公欲起事,使人向赵王求助。 武灵王强压兴奋,连做二事:使信使赴大梁召请苏秦,使肥义善待江公使者。 肥义厚待江公使者,向他转达赵王口谕,对江姬及公子元楞遇难及江氏一族的当下处境深表同情,对不义之君的恶行深恶痛绝,并承诺说,如果江公起兵,赵王愿意站在江公一侧,要人给人,要枪给枪,要钱给钱,要兵给兵,助江公诛杀不义之君,为中山人匡扶正义,立江氏一族所推举的王室公子为王。 江公使者喜不自禁,急不可待地赶回禀报。 不消旬日,苏秦亦由大梁驰邯郸,马未停蹄,直接入宫觐见赵王。 “苏子,”一向沉稳的武灵王也是喜极,急不可待,“寡人所候的机缘,终于到了!” “可是中山之事?”苏子淡淡一笑。 “正是。”武灵王扼要述过中山江公使者向他求助一事,盯住苏秦,“寡人这请你来,是谋议如何少死些人!无论如何,中山人马上就是赵人了!” “善哉我王!”苏秦拱手,“我王可有取中山良策?” “呵呵呵,”武灵王搓搓两手,捋一把胡须,“是有一策,但在苏子面前,不敢称良!” “请问王之策?” “待江公起事,”武灵王踌蹰满志,“中山王必将出兵弹压。江公势力多在太行山中,易守难攻,中山王师必倾其力。此时,寡人可兵分五路,由南北西东四个方向攻打中山。主力为南路,出自邯郸,强渡槐水,向北攻打;西路出自涞源,分两路东出,一路出井陉,直击中山内脏;一路出拒马河,攻打紫荆关,配合北路;北路出自代地,经由军都径,与燕人由北向南合击,东路为舟船,经河水至大野泽,封锁河道,主要是防止中山人东蹿。” “我王好策!”苏秦竖起拇指,“此为军事,非臣所长。” “是的,是的,”武灵王笑道,“寡人急请苏子,为的是邦务!”指向北方,“此战非同小可,寡人志在必得。但要吞灭中山,寡人虽有胜算,但心里仍旧忐忑。总听苏子讲,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所谓上兵,乃不战而屈人之兵。不过,寡人早看明白了,要想拔掉中山这根毒刺,不战是不行的,必须用其次,而寡人所念,不过是其下,伐兵与攻城。寡人眼巴巴地望着苏子来,为的正是求您的上策,伐交与伐谋!” “谢我王信任!”苏秦拱手,“臣以为,就中山之事伐交,我王可借五国纵亲会盟良机,派五使问聘列国。一是问聘齐王,重申不干涉宋国之事;二是问聘魏国,重申不干涉卫国之事;三是问聘韩国,可让出上党地区所争议二邑;四是问聘燕国,助燕收回其下都并中山所占之地;五是问聘秦国……” “秦国?”武灵王重复一声,几乎是呢喃。 前面四使,之前曾与苏秦议过,只这问聘秦国,武灵王尚未想透。无论如何,纵亲以秦为敌,以制秦为旨,身为纵亲的发起国,赵国若是前往敌国问聘,叫其他纵亲国去作何想。 “大王,”苏秦侃侃应道,“当年先君驾崩,秦王使人前来邯郸凭吊。今秦王驾崩,我王亦当使人前往致哀才是!” “嗯,这倒是个理。”武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