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73章 应黑咒嬴驷暴崩灭中山赵雍发力 (第7/11页)
” “此物!”惠王从袖管里缓缓摸出一卷竹简,递给他。 “这不是《商君书》吗?”嬴荡瞄一眼,脱口而出,“儿臣早就遵循父王之命,阅过多遍了!” “阅过多遍,远远不够,你要日日读之,时时念之!” “儿臣遵命!”嬴荡应过,似是想到什么,“对了,父王方才讲到,先君大行,要带走三只黄鸟,儿臣没听明白。” “过去的事,就让它成为过去吧。”惠王复叹一声,“寡人可以不用黄鸟,你不可!” “黄鸟是谁?”嬴荡绕在三只黄鸟上。 “好吧,你一定要问,寡人这就告诉你。三只黄鸟,一只是商君,一只是甘龙,还有一只,是老太傅,你的虔阿公。” “虔阿公?”嬴荡眨巴几下眼睛,“虔阿公不是……安享晚年了吗?” “虔阿公得以安享晚年,一是他自请引退,二是血浓于水,寡人于心不忍。” “敢问父王,您所养的三只黄鸟是谁?”嬴荡冷不丁问道。 “这个……”惠王盯住他,“寡人没有黄鸟!” “儿臣晓得他们是谁!”嬴荡阴阴一笑,“一只是张仪,一只是魏章,还有一只,儿臣迄今没看出来!” “嬴荡!”惠王猛地敛神,指住他的鼻子,声色俱厉。 嬴荡吓一大跳:“父王——” “寡人明示你,”惠王一字一顿,“寡人没有黄鸟!张仪不是黄鸟,他是你的姑父!魏章不是黄鸟,他是你的——”略顿,“不说这个了。寡人再示警你一事。秦国大业,最大阻力是合纵,最大的敌人是苏秦。只要苏秦在,秦国就离不开张仪!” “儿臣明白。” “明白不可,你须记下!” “儿臣记下了。” “去吧。”惠王指向殿门。 嬴荡走出。 听到嬴荡的脚步声渐去渐远,惠王复叹一声,缓缓闭目。 有顷,惠王眼睛没睁,声音却是说给候于旁侧的内臣:“传旨相国,请他速回咸阳。” 内臣应过,刚要安排传旨,外面风声大作。 惠王打个惊颤,起身:“回寝宫!” 内臣召人,负责守护的数十甲士并两名手持降魔法杖的巫祝迅即现身,簇拥惠王回到寝宫。 寝宫门外,芈月闻讯,已在恭迎。 风很大,天空布满乌云,但雨没下来,也没雷声。 一夜无事,芈月也没做噩梦。 鸡啼头遍,惠王起榻,沐浴更衣,换上王服。 风停了。天空阴沉沉的,不知多少层黑云将咸阳城完全笼罩。奇怪的是,空气仍旧是干爽的,几乎嗅不到任何水汽。 宫城内外是死一般的压抑。 与任何一次大朝一样,有不少杂音传过来,细细听去,大体可以辨出三拨人,一拨是赶往前殿的朝臣及远处宫门外面的送行人马,一拨是负责警戒的甲士,似乎在分派岗位,还有一拨是负责驱邪的巫人。 朝钟响过三遍,朝臣们都已进殿。 在近百卫士与巫人的簇拥下,惠王疾步赶往大殿,由偏门步入。 惠王跨进,偏门随即关上,门外守着四名甲士并两名手持法器的巫人。 殿堂上,朝臣逾百,分作数排黑压压地笔直站着。 内臣候立于侧,高声唱宣:“王上驾到!” 随着唰唰声响,众臣齐刷刷地正襟跪下,叩拜于地,异口同声:“我王万寿!” 惠王健步登上王位,正襟坐下,威严的目光扫向众臣,声音缓缓的:“众卿平身!” “谢王上!”众臣起身,依序站定。 就在此时,大殿外面,天空愈发阴沉,空气愈发凝滞。 陡然,空中掉下一个火球。 那火球约有人头大小,直落下来,发出刺目的光。 负责守护的所有卫士并巫人无不被这光团吓傻了,呆若木鸡,谁也不敢看它。 那火球落到地面,弹起来,之后一下接一下地朝大殿方向滚弹过来,一边滚动,一边发出耀目的白光。 不知是谁识得此物,大叫:“是滚地雷!” 听到滚地雷,所有卫士全都闪躲。 那火球弹向惠王刚刚走过的偏门。 偏门关得极紧。那火球正要撞门,一巫人举起法杖辟头打去。 巫人的法杖尚未打到,先自倒地,法杖着火。 滚地雷放弃偏门,弹跳着滚向正门。 正门守着更多甲士,但所有甲士尽被它的强光照得睁不开眼,纷纷拿甲衣遮眼。 滚地雷径直滚向殿门。 两扇殿门紧紧关着。 门槛下面有一小孔,是专门留给宫猫进出以捉耗子用的。那火球竟然变化身体,如长蛇般从那方孔里直钻进去。 所有甲士惊呆了。 “快,打开殿门!”宫尉大叫一声,打开殿门,却是迟了。 整个大殿被那火球照得亮如白昼,所有朝臣全吓傻了,谁也不晓得发生何事,无一人敢动。 大殿正中是一条可并行四人的通道。那火球沿着通道一跳一跳地滚向王座。 显然,惠王晓得在发生什么,一脸惊惧。 一切发生得太快,惠王欲逃不及,欲叫不得。眼见火球跳到跟前,惠王于情急之下抓起王玺,朝它狠命掷去。 却是迟了。 那火球如一只轻猿,只几下就滚弹到他的身前,刚好撞上尚未完全扔出的王玺。随着一声爆响,王玺被炸得粉碎。 巨大的爆炸气浪并声响震倒了所有朝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