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拟器:旧书_第105章 林易东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05章 林易东 (第2/2页)

可不是为了看些阳春白雪,他们就是为了透过银幕去偷窥陌生人的生活和隐私。
  他们翻找片中角色的东西,审视他们的行动,偷听他们的对话。
  这可比真的躲在小巷子里,偷窥别人家窗户里发生的事情,要好。
  正相反,如果一部影片表现的像卑鄙无耻下流的偷窥狂,那只能说明制作者的手艺活儿太差劲了。
  这一点放在小说中,似乎也是这样的。
  读者们为的,不就是透过屏幕去偷窥陌生人的生活和隐私?
  翻找书中角色的东西,审视他们的想法和行动,偷听他们的对话。
  评头论足的,就好像自己是个书评家,比作者更懂这本小说。
  然而我们都知道,这不过是个作者编造出来的“梦境”。
  还有什么能比小说操纵、编排、策划、安置得更多呢?
  作为读者,你们看到的场景由连续或者不连续的场景、逼真的同期对话组成。
  尽管你们会感觉自然真实,可那些不同章节其实都是在不同时期,甚至可能是不同地点写出来的。
  编造,林易东对此深以为然,如同所有工艺,都不应该被看出编造的痕迹。
  就像技巧高超的剧本全是虚假编造,但它们天衣无缝。
  但如果你不能忍受夸张杜撰的外观,不屑于幻想和设计技巧,那你就绝对别涉足写作行业。
  因为它的编造程度,比所有艺术加起来还要严重。
  “不要和我说什么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真人真事改编,其实也是一种编造。”
  林易东坐在圆桌前,其他喽啰正在做着自己的事情,
  “我来这里只为了一个目的,你们要按照我说的做。
  我给你们提词器,你们照上面写的来,懂我的意思吗?”
  林东举了一下手:
  “我能问一下,必须这么做吗?”
  林易东点了点头,很是强硬的说道:
  “是的,必须这么做。”
  就好像读者是非常难以捉摸的东西,对于书中角色的描述也需要很多的文字来讨论。
  但是,林易东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,他只想让这些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。
  “我来叫你们做事,这样会更有效率。”
  小说是为读者写的,电影是为观众拍的。
  一幅画哪怕只要找到一位顾客,就可能世代保存下去。
  一首诗哪怕被一家最名不见经传的出版社发行,最终都可能会被大众咏颂。
  是的,是一首诗,不是一本小说。
  网络小说,就像流行艺术一般,它的对象是普罗大众。
  为了真正达到它的自然目的,小说自然需要各种群体的组合,不是一个读者,而是一大批各式的读者。
  要让所有这些人都能打开这本小说,观看这一本以稳定单一速度更新的小说。
  小说没有读者,就如同小说根本不存在。
  当然,在技术形式上,它是客观存在的。
  但无论如何,一本小说如果没有读者,其效果和此小说从没有被人写出来,是一样的。
  它不会触动任何人,也不会令任何人感动。
  如果没有读者观看,所有倾注其中的天赋和辛劳,所有艺术和工艺,加在一起等于零。
  因此,没有哪一位作者可以忽略读者。
  林易东自然不会例外,虽然他是一名制片人。
  “作者不想做的事情,我来做。”
  只是,作者做不成的事情,林易东也做不成啊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