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29章 129:白大哥竟然会画画(二更) (第3/3页)
一个妇人家的孩子挥舞手,不小心给打碎了一个碗,那个妇人顿时就吓的脸色白了,不住气的给卢氏道歉,还作势要打孩子。 凌沙和三郎出手,才赶紧拦住,凌沙笑着说:“这碗咱们还有,再拿就是,别打孩子,没割了手就是小事。” 那妇人这才作罢,可是之后,一直小心翼翼的,生怕自家孩子再不小心给打碎了盘或者碗。 杜老爷子和老太太看完这一出,老太太低声问坐在旁边的杜老二,“这盘碗看着挺好的,挺贵?” 杜老二摸了摸鼻子,“还行吧,我也不太清楚,沙儿说过,好像一套是几百文来着,忘记了。”家里的这些东西,都是凌沙和她娘去买的,那丫头买东西,都是挑好的买,回来时,听到十个碗几百文,他还吓了一跳。此时在老爷子和老太太面前,他说的也是含含糊糊的,生怕二老因此训斥卢氏不会过日子。 老太太听完,默了默不说话了,低头吃饭,这回再去抓碗时,她也带上了几分小心。 原本以为就是几文钱的一个碗,没想到,那么贵。 而那妇人也听清了,迅速低下头去吃饭,脸色却微微的烫了起来。虽然几十文她家也不缺,但是一个碗几十文,她还是不敢买的,一不小心打碎了,几十文就没了。心里也在想着,明天给杜家再送一篮子鸡蛋过来吧! 村长,李大夫,李卓阳今日也都来了,见到如今杜家的新院子收拾的更好了,不由的欣慰。 “长顺啊,什么时候拆前院?是你们自己动手,还是他们来拆?”村长和李大夫也是和老爷子老太太一个桌子坐的,此时见没人说话了,他出声问道。 杜老二赶紧放下筷子答话,“他们来拆,说是过了十五来。” “哦,天气越来越凉了,年前盖还是年后盖?”村长又问道。 “银栓说只要不下雪,没上冻前可以盖,拆完就动工。”杜老二前几天去找了牛银栓,他是这么说的。 “行,那就让他多找点人,赶在上冻前盖起来,收拾里边就不影响了。”村长点了点头。 “是,九叔!”杜老二恭敬的应着。 人们一边吃一边看一边听着,有意思的是,村长这个叔伯,比杜老爷子那个爹更像个爹。 而此时,杜老爷子却只是低着头安静的吃东西。他不是没想到这些话,只是,他在这么多人面前说不出口了,十来年前,他就选择舍弃了二儿子,跟了大儿子。即便如今他们两口子能坐在这里,也是二儿子纯孝,他哪能再不知好歹的出手指指划划呢? 一顿饭,吃了一个多时辰,杜家今天的饭菜都是在照着上好的席面准备的,在村子里,也是只有娶媳妇的人家才会备这样的席面,在搬家日这样准备,算是很大方的人家了。所以,众人吃的是欢乐又开怀。 有那家里困难的人家,临走时,卢氏把多做出来的熟肉蔬菜又给拿小盆带了一切,美其名曰,给家里没来的老人尝尝。 经此一事后,杜老二和卢氏的名声,更是传出了很远,十里八乡的,也有很多人家知道有这么一户人家,家里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,同时盖了两处新院,三儿子考了秀才,还得了案首。那唯一的闺女,还跟了李大夫学习了医术,听说还很聪明,还是大石村最漂亮的姑娘。 一下子,对于想娶凌沙回去的人家,不止有村子里的,还有外村的。 周围村子里的又适龄儿子的人家,有大石村亲戚的,也悄悄的在打听,这些传说是不是真的?那家的姑娘是不是这般好? 对于自家的名声在外面越来越响的事情,杜家人并不知道,也许知道了也没时间在意,一家人从搬完家,初九开始又各自忙碌了起来。 凌沙又回到了李大夫那里,开始潜心钻研中医,汤方,针灸,她都学的认真。晚上回家,偶尔配配药,偶尔翻出来华大夫的手札看。但是对于祖师的那三摞书,她却只翻看医绝,至于另外两种,她一直没动。 虽然说医毒不分家,但是如果不把医术学扎实了就去攻毒经,凌沙怕自己会走上不归路。 医毒医毒,先医后毒的道理,凌沙还是懂的的。 从师傅身上,凌沙就能看的出来,师傅这辈子,全心全力都放在了医绝上,那是因为他对毒并不感兴趣。 而自己不一样,自己对毒太感兴趣,太有天分了,就拿目前的状况来看,凌沙还没有那个定力觉得自己接触了毒经后不一头扎进去,而忘记了医者的本分。 如果李大夫知道她这份毅力和定力的话,一定会吃惊的。而他目前也还不知道凌沙对毒的这种狂热之情,如果知道,他一定不会这么早把毒经给她的,不过幸好的是,凌沙自己,有这份定力,生生的把自己控制住了。 每次打开箱子,看到那一摞毒经时,凌沙就忍不住的咽口水,就像是那是一堆美味的佳肴,等着她张口吃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