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573章 应黑咒嬴驷暴崩灭中山赵雍发力 (第11/11页)
就在武灵王与众将谋议最后一击时,苏秦来了。 “敢问我王,”在武灵王讲完全部攻城方案之后,苏秦拱手,“我王是要得到一个完整、富饶、活力四射的灵寿,还是要一个残破、贫贱、死气沉沉的灵寿?” “寡人探过,中山王是不肯降的。”武灵王苦笑一下,拱手回个礼,指向外面尚未化去的薄薄雪地,“冬天已经来了,我三军将士不能长期居住在帐篷里,是以灵寿须在冬至日之前拿下。” “臣闻一言,”苏秦应道,“穷兽莫逼,穷寇莫追。就眼下情势,中山王、阴公、阴姬等人不是不肯降,是不能降,因为江氏一族皆在城外候着,断不会放过他们!” “你说的是!”武灵王倾身,“苏子可有取城妙策?” “策有一个,不能算妙。”苏秦看向几案上所摆的攻防沙盘,指着东门,“我王可网开一面,就是这儿,东城门,放中山王出走。” “放他去哪儿?” “齐国。” “齐王肯收留他?” “巴不得呢!”苏秦应道,“齐王若得中山王,就是握住一枚对付我王的棋子。” “他有这枚棋子在手,还不——”武灵王苦笑一下,止住话头。 “中山全境既已归赵,只要大王治理得当,中山人心服,就没人记起这个中山王了。再说,齐王的目标不是中山,是宋国。他拿中山王在手,不过是备个万一。大王既已应承宋国,待齐国谋宋,只要大王守信,中山王就是一枚废子。大王若是强行攻城,中山王无路可退,必拚死一搏。我王今日已得中山,中山人无不是赵人,同为赵人,若为这枚废子互相厮杀,臣以为不智。”苏秦应道。 “苏子所言甚是!”武灵王想通了,传旨李疵。 眼见自己一步一步地将棋局走至死处,司马熹有点儿慌神了。好在诛杀江姬并公子元楞并不是他的主谋,是中山王、阴公与公孙宏的合力。然而,司马氏一家皆被困在灵寿城里,一旦城破,就不会有人听他解释。因而,当李疵与他谈及赵王的旨意,司马熹两眼放光,当即召到公孙宏,二人谋议妥当,入宫觐见中山王。 赵人围城数月,并无一轮进攻。中山王初时惊惧,紧张,日久也就松懈了。 “大王,”司马熹禀奏,“冬天来了!” “是哩。”中山王裹一下身上的裘衣,盯住他,晓得他有话要说。 “赵人仍旧住在野外的帐篷里。”司马熹指向外面。 “咦?”中山王盯住他,眯起眼睛,“相国之意不会是……要寡人邀请他们入城吧?” “不是,”司马熹一脸忧虑,“是赵人要攻城了!” “你……你怎么晓得?”中山王震惊了。 司马熹看向公孙宏。 “大王,”公孙宏接道,“是赵使讲的,说是奉赵王旨意!” “赵王怎么说?”中山王倾身。 “赵王旨意是,”公孙宏压低声音,“赵王提供我王两条路可供选择,一是守城,与赵人血拚。我若守住了,赵王退兵。我若守不住——”顿住话头。 “另一条呢?”中山王急问。 “放大王出城!” “出城?”中山王怔了,“哪儿去?” “齐国。” “齐王他……为燕国之事,恨着寡人呢!” “眼下不会恨了。”司马熹接道,“赵人独吞中山之地,齐王眼红呢。但这辰光齐王听信苏秦,再入纵盟,与楚、赵、魏、燕四国在大梁刚刚结成纵亲,赵王伐我,齐王不便于强行干预,但心里不爽。只要我王入齐,向齐王求救,齐王就得借口,或可迫使赵人助王复国!” 中山王看向国丈江公。 江公一直坐在旁侧,两眼闭合,未出一声,见女婿看过来,方才睁眼,盯住司马熹:“赵王可说怎么出城?” “赵人撤离东城门,为我王留出一条驰道。我王可东奔至河,赵人有船接我王渡过,送我王至齐!” “要是赵王使奸呢?” “赵王有个条件,就是我王出城之后,留下旨令,使三军放下兵器,打开城门,放赵人入城。” “不成!”中山王一拳震几,几乎是吼,“这是投降,中山人的血里没有这股奴性!” 江公闭目。 “王上,”公孙宏小声,“我四面受困,山地、乡野尽被赵人所占,既无处可走,也无救援,守在孤城,只有一个结局……”略顿,“是以臣以为,走为上!” “王上,”司马熹亦道,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昔年魏人乐羊伐我,克我顾都,走先君恒公。之后,恒公又凭一己之力复国。今赵人再度克我全境,灵寿不保,我王若是……” “不要说了!”中山王摆手止住他,看向众人,“寡人往投齐地,你等筹备去吧。”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,在李疵安排下,江公、公孙宏等人护送中山王訾并王后阴姬等众分乘二十乘辎车,携带大量珠宝,出逃东城门,一路向东,至河水处,有肥义部众奉王旨接引,渡河东去。次晨,司马熹传示王旨,洞开四门,灵寿归赵。 接后数日,在解除中山人的全部武装之后,武灵王依之前约定,立江公荐举的中山先王厝的庶子姬尚为中山国君,拜江公为中山国相,贬司马熹为庶人,中山国的其他朝臣也都或用或贬或罚,一一处置。 中山人举境臣服,悉听赵王。